歡迎訪問湖北迅達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網站!
行業(yè)資訊
7月23日上午,火辣辣的太陽照射大地,高溫如火。
在長江干堤浠水散花茅山段外平臺及外灘岸崩窩險情現場,江面上裝載著石塊的駁船次第駛來,挖掘機巨大的抓斗不停的將船上的石塊拋填江中。岸邊,部隊官兵奮力搬運沙袋,一場軍民齊努力,協(xié)力搶險保大堤的戰(zhàn)役正進行著。
7月22日早上4點多鐘,71歲的浠水縣散花鎮(zhèn)團林岸村村民余顯貴就起了床,準備去巡堤。老人一輩子生活在長江邊,對長江水也有些了解。
在巡堤過程中,余顯貴發(fā)現當日的江水比平時更急,水波洶涌。按照經驗,他覺得有些不對勁。突然,他發(fā)現干堤外灘處,幾顆碗口粗的楊樹倒在江水中。
“這是不好的情況,江水下的坡沿被沖塌了?!被貞浤且豢蹋囡@貴說如果不及時處理,江水很快就會危及江堤。當時很長的一段江面上,江水翻滾,距離堤腳只有十幾米,很兇險。
經驗豐富的余顯貴立即向上級部門報告,河堤上巡堤的工作人員都趕來了。外灘防護林被撕開的口子越來越大,江水打著漩渦猛烈地沖擊著堤腳。
“大堤上備有搶險的沙袋,我們開始自己搶險。”聞之消息的團林岸村當支部書記劉杰立即召集其他村民將自己家的漁船開過來,先期投入搶險。他們將沙袋裝運到船上,然后投到江中。
22日上午9時,國家防總3位專家和水利局工程技術人員現場會商,確定為崩窩險情。主要是由于對岸黃石西塞山延伸至長江過深,導致江水對沖,形成回流,直接沖擊外灘所致。
此時險情還在擴大,崩塌長約50米,寬30多米,最深處達12米,距離堤腳僅15米。如不及時進行填堵,在對沖水流沖刷下,長江干堤將面臨潰堤的危險,最后確定采用拋石固腳護岸的搶險方案。
很快,浠水縣近千名機關干部趕來了,武警、消防、民兵趕來了,2000多軍民齊心協(xié)力,將鵝卵石裝入沙袋,再拋填入崩窩。
市委書記劉雪榮聞訊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指示浠水縣委縣政府嚴格按照專家制定的方案抓好落實,全力保障塊石轉運工作;親自協(xié)調調度武穴市快速支援塊石;通知市交通、電力、公安、航港等單位快速支援;要求做好連夜作戰(zhàn)準備,保障照明、飲水、現場作業(yè)等條件。
增援力量不斷加入。下午1時40分許,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舟橋旅430余名官兵加入戰(zhàn)斗。“災情就是命令!戰(zhàn)士們當天上午才從武穴抗洪一線返回營地,還沒來得及卸下物資和吃午飯?!备甭瞄L姚學峰說。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哪里有危險,他們就戰(zhàn)斗在哪里!在浠水縣散花鎮(zhèn)茅山段長江干堤的搶險一線,子弟兵的身影再次鑄成鋼鐵長城,保護大堤安全。
在大堤上見到朱傳運時,他剛和戰(zhàn)友換班修整。23日上午近兩個小時的高強度搶險行動,讓他臉上曬得通紅,汗水和著泥土順著帽檐流下,他卻顧不上去擦一把。這20天來,朱傳運和他的戰(zhàn)友前后已經轉戰(zhàn)黃岡的武穴、黃梅等地,經歷著洪水無情的考驗。
22日上午,才從武穴抗洪一線返回營地,還沒來得及卸下物資和吃午飯,他和戰(zhàn)友們又接到命令趕赴浠水。
大暑節(jié)氣,在一線的他們與洪水搏斗,還要與蚊子做斗爭,任務重的時候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22日下午上大堤的時候,天氣異常炎熱,烈日暴曬下班里幾個戰(zhàn)士們快處于脫水狀態(tài)。
“堅持住,祖國需要我們,我們就要挺身而出。”接過沙包,朱傳運換下修整的戰(zhàn)友,毅然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舟橋旅官兵不怕苦和累的防汛抗災精神感動著附近村民。在外地工作的劉明玉前天回到村里探親,看到官兵在奮勇?lián)岆U,特地買來西瓜和罐頭送到堤壩上,讓戰(zhàn)士們解暑。
65歲的丁桂香和60歲的范右蘭兩位老人,在自家義務燒好茶水,一趟一趟地送到堤上。她們動情地說:“戰(zhàn)士們是來保護我們安全的,我們做不了什么,只能燒點水讓他們解解渴。”
7月23日上午10時許,黃岡市水利局的水文專家,攜帶北斗衛(wèi)星定位儀、水深測量儀和水速測量儀,在發(fā)生崩窩險情的長江干堤浠水縣散花段水域進行測量。測量結果顯示,被江水沖刷走的外平臺和外灘岸部分,已被鵝卵石、碎石、塊石大部分填充。
11時,經黃岡市水文局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水下測量結果,及市水利局、堤防局、浠水縣水利局專家組會商意見顯示,該險情已經險。
根據實際測量,在崩窩口(距堤角50M)處形成一道寬約8米, 高約7至8米的石壩。 石壩距堤角內長40米,寬25米的面積已填筑大量的碎石和塊石,用于反襯石壩和防止崩窩繼續(xù)擴大,累計拋填各種石料16000方。
考慮到石壩后仍存在長約40米,寬約25米,深約9至10米低洼區(qū)域。在險情已經脫險的情況下,浠水縣委、縣政府會同舟橋旅官兵,根據專家組確定意見,決定對該區(qū)域繼續(xù)拋填塊石和碎石,以鞏固險情。至23日下午5時30分,搶險工作全部完工。